美國對華為實施的芯片禁令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引起了巨大變化。
中國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市場之一,芯片禁令也意味著美國技術在中國市場的退出。
據報道,美國今年對中國公司發布了芯片禁令,這導致包括美國技術在內的半導體產業和產業鏈環節無法服務中國市場。
而且,中國每年對薯片的巨大需求使更多的外國公司將這種“肥肉”作為目標。
據媒體消息,全球光刻機巨頭ASML最近宣布,它將加快在中國的市場發展速度,并建立相關的研究機構。
毫無疑問,ASML看到了中美之間的技術脫鉤,并希望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騰飛階段中占有一席之地。
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半導體巨頭英飛凌也將中國市場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
根據其首席執行官發布的聲明,公司的核心知識產權都在德國,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注冊,這確保了公司對相應技術擁有100%的控制權。
換句話說,該公司生產的芯片產品中只有一小部分受到美國芯片禁令的限制。
根據產業鏈給出的數據,到2020年中國芯片進口仍將達到3000億美元。
來自美國,它已成為行業競爭對手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此前曾警告美國,芯片禁令將耗資超過80億美元,而這些損失的市場將由其海外競爭對手來分擔。
目前,高通的這種擔憂正在成為現實。
國際半導體協會還表示,美國對華為芯片的禁令將使海外客戶對美國公司的信心降低。
一旦中國市場與非美國技術聯系起來,這將有助于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加速“脫鉤”進程。
來自美國。